引言
元素标准样是已知元素含量和性质的标准物质,其制备精确且稳定,能够用于校准和验证测量设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环境监测领域,元素标准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定义与特性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物质。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定义,元素是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元素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例如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多为固体,具有光泽;有机化合物中通常含有碳元素,而无机化合物则不含碳元素。
元素标准样是已知元素含量和性质的标准物质,其制备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以确保其精确性和稳定性。标准样品具备很好的确定性和足够的均匀性两大特点,因此被广泛认可和使用。
二、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准确科学的环境监测可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环境监测涉及大气、水体、土壤等多个方面,通过监测各类污染物含量及其变化,可以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和趋势,为环境管理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元素标准样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实验室能力验证
在环境监测领域,通过对标准样品的检测,可以对从事监测分析人员的个人能力进行验证,也可以对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状况进行验证。例如,持证上岗考核和实验室质控考核都是通过使用标准样品来进行的。应用标准样品进行能力验证已广泛用于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以及有关监督评审等工作中。
通过标准样品检测,可以有效评估实验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实验室的整体检测能力,从而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对于提高环境监测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仪器校准与检测
大多数现代仪器分析方法都是基于相对测量的分析原理,因此需要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使用标准样品进行仪器校准,可以有效消除基体效应,提高测量准确性。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分析基体相对复杂的环境样品时,选用与试样组成大致相当的环境标准样品,可以使测量准确性显著提高。
同时,使用标准样品检测测量仪器的分析特性如线性、重现性、稳定性等也已成为共识。通过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测,可以确保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建立环境监测系统量值溯源
标准样品的特性量值一旦确定,就被储存在标准样品中,且在一定范围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作为相互比对和传递的参考物。通过使用已经建立溯源性的国家标准样品,开展实验室间量值传递与量值比对,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间检测分析数据的可比性。
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是我国环境监测系统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基本工具。通过使用标准样品,可以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4、评价和验证新方法
在环境监测中,常常需要研制或修订新的分析方法。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标准样品对新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评价。例如,美国环保局(EPA)在1971年曾推荐了一种测量环境空气中NO2的监测方法(即Jacobs-Hochheisev法),但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NO2标准样品,未能对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直到1973年美国NBS(现在的NIST)研制出四种NO2渗透管标准样品之后,EPA重新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时才发现,NO2转化率并不是个常数,而是随着NO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通过使用标准样品对新方法进行验证,可以及时发现方法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提高监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对于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5、检测分析实验室质量管理
标准样品是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力工具。通过选择标准样品作为控制图,可以对实验室测量系统作周期性的检查,以确定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情况。
在日常监测活动中,将标准样品与未知样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如果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落在控制限之外,说明测量系统脱离控制了,此时未知样品的测量结果应是无效的。实验室应该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纠正,重新进行标准样品的测定,直至标准样品的测定值落在控制限内,才能重新进行未知样品的测定。
通过使用标准样品进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实验室的监测数据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环境污染监测仲裁分析
在实际环境监测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不同实验室的监测结果之间严重不一致的现象。这经常会在污染排放者与被污染者之间、或环保执法部门与污染排放企业之间,有时也可能会在代表不同行政区域的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之间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检测基体相近的环境标准样品,并根据标准样品的分析结果裁定争议环境样品的分析数据。因为国家标准样品的量值是经过充分鉴定过的,无可质疑。通过使用标准样品进行仲裁分析,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争议,提高环境监测的公正性。